时代的水彩 水彩的时代 | 庄弘醒艺术的启示|环球实时

文旅中国   2023-06-27 03:04:59

▲ 温阳(水彩画) 56×38厘米 2000年

谈论艺术时,人们总是喜欢绕着闻名于世的塔尖转,而忽略那些镶嵌在塔身周边被尘埃所掩盖的珍宝。当下也不乏逆行者,许多民间艺术爱好者、学者正在对此现象重新反思,寻找被遮蔽的艺术,并主动填补被遗忘或被忽视的美术史。我们也做了少许这样的事情,追寻那些隐于时间的艺术家,如同打捞被淹没的宝船,正是因为他们被时间之流覆盖,我们才有机会抹去沉沙,还其本来的光泽。庄弘醒先生正处于这样的脉络之中,所幸他周围的几位后学念念不忘,于近年多次多地举办学术活动。而今,美术界与大众对于庄老的艺术真的有了反响。


【资料图】

庄弘醒先生在艺术领域展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回顾他的绘画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不息的热情和持久的激情。早年,他为了描绘真实的鲁迅而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和研究,还曾与闰土的后代交流。所以,他的笔下能画出革命的鲁迅、文学圣坛上的鲁迅、具有民族魂灵的鲁迅,多元而立体,并携带着那个时代的基因。有时我们会笑话这样的人与事,但也真的崇拜和高看这样的人与事。此外,他的个人美术馆中还陈列着各种题材和风格的连环画作品,这些都是成就庄老的铺路石,构筑着一位成功艺术家的骨骼,呈现其生发脉络。在经历激情燃烧的岁月后,庄弘醒先生最终选择了回归,他对艺术的自觉性和自我反省得以凸显,他的艺术天性得以自由,他的艺术面貌得以独立门户。

庄弘醒先生现在的艺术风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几十年的磨砺,瓜熟蒂落,他自觉地找到了自己。选择将水彩作为自己的创作媒介,并非脑袋一热,而是通过从连环画创作、油画创作一直到现在的各种尝试和探索,在艰辛中铸就,也是心灵与自我的双向抉择。岁月如歌,他终于平静下来,回归本体,并使用水彩这种极具透明感的材质来创作天上地下、人世之间,浓重、沧桑、怀旧与敏感的材料对冲,生发历史感。他的画有水彩的印记,却没有水彩习气,厚实、忧郁、低沉、诗意,满纸烟云,满纸书卷气。稍加打量庄弘醒先生同龄的水彩画家的作品,大多是习作、静物写生、人物写生、风景写生,多数水彩画家始终被写生所禁锢,似乎这个画种被写生买断。庄弘醒先生的作品跨越画材局限,是一种心灵的创作,升华到写心写己的意象,书写精神、书写记忆、书写反思、书写水彩的时代。

艺术家有几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思古食古,认为只有古代才是无法企及的精华;另一种则视当代唯一,对其他不屑一顾,这是典型二元论的极端观点。而庄弘醒先生则包涵并蓄,80岁以后他仍经常参观当代艺术展览,与年轻艺术家交流,谦和虚心,并时时用青年人的艺术照照自己、反思自己。仔细观察其作品,可以感受到其氛围是怀旧的,但局部的呈现却也现代,是经过了过滤和自我总结的现代抒怀,经过自己探索和归纳的一种因果,经过人生的锤炼,洗尽铅华,作品的包浆自然而然,人书俱老。

庄弘醒先生作品的独到之处不仅在画面本身,更在于它的画外之音。比如其新作《长亭外》系列,洋洋洒洒10余张,灵动、交响、歌赋、怀旧、融合、交汇,余音绕梁。游子情怀,自然流淌。如此高龄还在坚持创作已教人刮目,已然“化境”,尤令人感佩。

(作者系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 文内配图由作者提供)

2023年6月25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时代的水彩 水彩的时代》

↓ ↓ ↓ ↓ ↓ ↓ ↓ ↓ ↓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