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资料图)
周日晚间,财政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条短讯: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
新闻界经常讲一句话就是:字少事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印花税调整后的股价表现
历史上最近的一次调减印花税是在2008年,15年前,上海证券报2008年4月23日的头版头条,当年大盘用半年不到的时间,从6124点跌到3000点。
我想当时的人一定想不到,在此之后的15年,上个交易日8月25日上证指数创下近半年新低3053点,再度迫近3000点,大盘又一次打响“3000点保卫战”。当然这里面有上证指数编制规则不合理的原因。
在2008年4月23日的次日,在2008年跌破3000点的第二天,财政部就降印花税了,当天大盘怒涨9%。
其次,通过媒体统计历史上印花税调整后股市五个交易日内的涨跌数据来看,当日上证指数涨幅平均值为4.79%,后5日累计涨幅平均值为3.91%。所以下周一大概率股民会有个难得开心的一天。
二、政策底四箭齐发
我国目前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实行单边征收(卖出时征收),税率为千分之一。单边征收旨在降低交易成本,鼓励长期投资。
单纯从减少投资者交易成本来说,其实作用非常有限。但是纵观历史,但凡调低印花税时的市场都是经历了大幅下跌,市场极度悲观,救市意味非常明显,属于政策底组合拳的一部分,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加大股市上涨的预期。
同时,证监会配合财政部一连发出三支箭:《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 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证券交易所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支持适度融资需求》,信息量非常大。
如果说调减印花税只是治标,提升市场信心的话,那么证监会连发三支箭则直至A股几大槽点,摘录几条我认为重要的点:
1、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2、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
3、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
4、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5、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
这里面要注意到第4条和第5条是矛盾的,也就是说证监会给房地产行业单独开了绿灯。这说明相关方面已经意识到短期内地产行业对经济的支柱作用还无可替代,着力协助房地产公司解决流动性枯竭问题,支持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而根据海通证券的相关研究发现,在A股历次熊市低位盘整回升的过程中,存在所谓的政策底、市场底和业绩低。
其中,“政策底”(代表宏观及监管政策)要先于“市场底”(代表市场情绪),最后出现“业绩底”(代表公司基本面),具体分布见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的政策底和市场底相差都在一个季度以内,而市场底过后一个季度基本就到业绩底了,代表政策起作用了,公司基本面开始好转。而股价往往提前上涨,这是因为股市看的是预期,所以涨跌往往比基本面提前反应。
当然所谓的政策底是个“区间”,2023年的本轮政策底应该可以从7月24日高层会议对资本市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算起。
三、低估就会借故上涨
截止今天开盘,沪深300指数市盈率11.4倍,市净率1.32倍,分别位于近10年百分位的21.9%和10.89%。也就是说,综合而言最近10年间(3650天)大盘估值比现在低的时间只有15%左右(548天)。算不上极度低估,但肯定属于低估水平。
万物皆周期,估值高了就会借故下跌,估值低了就会因故上涨。这个故千奇百怪,可能是疫情突然消失,俄乌停战,国家队救市,企业财报超预期等,调低印花税也是故的一种。
虽然股市的绝对顶部和底部很难预测,但相对的高估和低估区域的判断就会简单一些,目前大盘整体属于低估是毋庸置疑的。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同样的韵脚。虽然历史已发生五次的情节是否会再度在A股上演还需时间检验,但做出目前市场处于低估区域的判断并不难。
当然就像之前提到的,估值低不一定马上就会涨,回顾历史过往,政策底出现后往往市场不一定马上大涨,甚至会继续下跌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最终的市场底。
虽然我们无法判断具体什么时间股市会上涨,但以当前市场整体估值来看,对于大多数赚取真金白银的优质资产而言,最多也就是输了时间不输钱。( 作者:昆仑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