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的翡翠湖矿坑森林公园。 马淑芬 摄
近年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践行“因势利导,变废为宝,因地制宜,化腐朽为神奇”的科学发展理念,以生态为底赋能文旅产业,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快推进破损山体及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工程,将臭气熏天的垃圾场变成了风光旖旎的游乐园和公园,把污染的“死水”变成了清澈的“活水”,把废弃的矿坑、荒芜的秃岭变成了“金山银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上半年,宝清县接待旅游人数41.4万人次,同比增长149%,旅游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70%。宝清生态旅游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新兴业态。
垃圾场变游乐园
夏日,宝清县城东的天府休闲滨水游乐景区的游乐城里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与游乐城毗邻的东湖公园里,水波潋滟、芳草如茵,挠力河两岸绿柳茂密、空气清新。“去年游乐园建成以后,我经常带孩子来玩,宝清的孩子有福了!”一位家长笑着对记者说。
然而,几年前,天府景区却是垃圾场和养殖场,垃圾如山、恶臭难闻,穿梭其中的挠力河也受到了严重污染。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蓝天就是幸福。宝清县把环境治理作为民生头号工程强力推进,打出了生态治理“组合拳”:启动河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拳治理河道两侧“四乱”问题,非法采砂场全部取缔,行洪区畜禽养殖场全部拆除;首创我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模式,确保了河道、水源、湿地的生态安全。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投资以及地方债券等多渠道资金,对挠力河、宝石河、七星河三条“生态河流”实施了全流域河道岸线生态和水生态修复等工程。
历经三年的综合施治,宝清县县域的15条河流水质显著改善,挠力河流域宝清段水质由Ⅳ类提高到Ⅲ类,为文旅产业的发展铺就了生态底色。天府景区、鸟语湖公园、彩云岭民俗风景区等景区依河而建,昔日的垃圾场、采砂场、养殖场变成了美食广场、休闲广场、游乐城、停车场。黑龙江省唯一的“水幕灯光秀”用璀璨光影点亮宝清夜经济,成为宝清及周边市民旅游观光、休闲打卡的热门景区。
废弃矿坑变旅游胜地
婚纱摄影、激情卡丁车、星空露营……这一系列甜蜜、时尚且浪漫的标签让宝清县翡翠湖成为龙江大地小有名气的旅游胜地。
翡翠湖矿坑公园位于宝清县城区西南,湖如其名,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椭圆形的湖面如一枚硕大的蓝宝石,镶嵌在苍山翠岭之间,淡淡的蓝绿色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据了解,该景区原址为一处废弃的露天页岩矿,由于违规开采造成山体裸露、植被破坏,边坡底部形成采坑,采矿剥离的固体废弃物占用了大量土地,严重破坏了地质环境。
在推进问题整改的过程中,宝清县发现该矿区域内水体受矿物质影响呈现出类似于珠宝般的迷人色彩——蒂芙尼蓝。对此,宝清县因势利导,将生态功能修复和资源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实行“生态综合修复+衍生产品植入+数字空间改造”的发展模式,将因非法开采形成的矿坑及周边区域,打造成了集野外露营、婚纱摄影、卡丁车运动、森林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兴郊野旅游度假目的地,为全省乃至全国矿山综合修复治理提供了“宝清经验”。
运营一年来,景区共接待游客5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1200万元,吸纳周边脱贫户就近务工100余户。
荒芜秃岭变网红景区
彩云岭文化旅游民俗景区位于小城子镇太平村,是双鸭山市周边最受欢迎的旅游景区之一,“垦荒犁”“天壶”等特色景观已成为知名的网红打卡地,高峰期日均接待游客达到4万人次。“上半年,我们彩云岭景区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收入200多万元,同比增长15%。”宝清县小城子镇党委书记王洪玉说。
然而,几年前的彩云岭山体破损、岩石裸露,山脚下的宝石河两岸垃圾成堆,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河水污染成墨,山上已有百年历史的映山红鲜有人问津。
2018年,宝清县将乡村振兴、文物保护、生态旅游、种植结构调整、河长制、美丽乡村、扶贫解困、特色小镇等八方面工作有机结合,启动了彩云岭生态治理工程,关停了河道两岸的采砂场、洗煤厂等污染企业,筹措资金3亿元进行河道清淤疏浚、两岸绿化美化和山体植被恢复,修建了“垦荒犁”“天壶”等标志性建筑及中国北方村落古石器民俗文化馆、海南风光等景点,同时在山下精心打造了集观赏、品尝、制药于一体的“万亩花海”。
“万亩花海”是宝清县药旅融合的典型代表,通过入股分红、租赁土地和有偿服务等方式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周边地价增长1.5倍,房价增长5至10倍,周边3个乡镇、10余个村实现年增收1500万元。
宝清县生态治理“组合拳”的有效实施,催生了一大批具有宝清特色的文旅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乐购”全要素旅游产业链条和全域旅游新格局,“观鸟最好地方、玩雪最佳乐园、赏花最美胜地、夜游最靓港湾、康养最优去处”的宝清文旅新品牌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