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产“独角兽”的背后 萧经开“创新之城”起新笔 头条

钱江晚报   2023-06-07 13:48:15

潮新闻客户端 胡金 张琼

编者按:历史不能假设,却有规律可循。30年前,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国家队”。30年后,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单元”,萧山经开区从“第一”奔向“第一”——今年最新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排行榜中,萧山经开区跻身21位,取得历史最佳名次,加速冲刺第一方阵。从主攻工业到数智赋能、从建设园区到营造新城、从要素支撑到科技推动、从分散零落到集中集聚,这是历史的浓缩,更是未来的路径。肇始于产业强国之梦的萧山经开区,如何加速从“第一”奔向“第一”?潮新闻推出《从“第一”奔向“第一”》专题,共同关注萧山经开区这场再冲锋。

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认知里,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才能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资料图片)

但是,对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来说,这一传统定义早已被打破。

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向来是衡量创新能力与创新生态的一个重要风向标。近期,2023杭州市独角兽与准独角兽榜单公布,萧山经开区成功上榜独角兽企业3家,占萧山总数的100%;上榜准独角企业29家,占萧山总数的50%;新增准独角兽企业6家,约占萧山新增总数的46%。

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是一座创新之城、活力之城的缩影。

眼下,萧山经开区正在全力推进浙大国际科创中心、西电杭研院、湘湖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建设,提升优质科技项目集聚孵化能力。同时,围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大力引才、用才、留才。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一座“创新之城”于钱塘江南畔冉冉升起。

创新的种子

创新,对萧山经开区来说,关乎起源、关乎发展。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0世纪末。当时,一大批国家级经开区因改革开放而生,也为改革开放而生。大家的“规定动作”,都是为改革开放探路,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因此,1993年进入“国家队”的萧山经开区自然也不例外,可谓是肇始于创新。

时过境迁,产业发展的逻辑发生巨大变化。萧山经开区产业基础扎实,但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动能转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正是因为传统产业占比高,产业升级还有大量空间,萧山经开区决定变短板为跳板,激活创新发展引擎。

2019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单独议题进行专门部署,提出要把国家级经开区打造成改革开放新高地。其中,提及的“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等字眼,让萧山经开区有了更大底气去尝试“自选动作”。

同年8月,萧山有史以来引进的最大科技创新平台——浙大国际科创中心,正式落户萧山经开区。根据规划,将在市北区块1200亩的土地上重点围绕微纳智造、合成生物、功能材料、电子信息、生态环保五大攻关领域,构建面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国际科技前沿的创新生态圈。

梦想很快照进现实,诞生于萧山经开区的重大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浙大国际科创中心主任杨建义举了个例子——最新研制成功的8英寸导电型碳化硅。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在其生产环节中,衬底尺寸越大,单位衬底可制造的芯片数量越多,单位芯片成本越低,8英寸衬底比6英寸衬底可多切近90%的芯片。

但扩径有着极高的技术壁垒。据业内人士估算,不同尺寸的衬底之间有大约5年的技术代差,鉴于国内大多数厂商仍在摸索6英寸衬底,良率普遍不高,因此国内外的技术差距大约在7年以上。

浙大国际科创中心集智攻关。比如,通过计算机模拟手段,依托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去模拟真实实验场景,窥探温度超2000℃的单晶生长炉里的“小秘密”,为碳化硅生长创造更好条件,最终破解了技术难题,意味着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实验还有个合作方——杭州乾晶半导体有限公司。这是浙大国际科创中心孵化的企业之一,类似的公司还有80多家。对它们,杨建义寄予厚望,“就像一颗颗种子播撒在这里,既探索新发现,也开发新技术,同时处在科技和产业的前沿,必迸发出全新的产业发展活力。”

人才为要

科技策源的核心,是人才的集聚发力。

浙大国际科创中心完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的背后,是人才队伍的极速“膨胀”。杨建义感慨道,起初只有10余人的初创团队,已经扩容至超过1000人,“相当一批浙大主校区的双聘教师,主动跨江来参与科研。”

事实上,在萧山经开区布局落子的高校,远不止浙大。千里迢迢过来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在这里不断书写合作共赢的故事。

西电杭研院作为西电与萧山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自2021年9月运行以来,以“联合实验室”为切入口,逐步探索出一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比如,实行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培养制度,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选题几乎全部来自研发一线,而企业也能一定程度解决人才紧缺的难题。

杭州地芯引力科技有限公司正是这项制度的受益者。作为一家主做消费型芯片研发的企业,人才稀缺向来是个“老大难”问题。直至2022年初,企业与西电杭研院合作成立“集成电路联合实验室”,情况才有了转变。

杨光亮,是校企联合培养的第一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之一。半年前,他和其他7名同学成为地芯引力的实习“模拟工程师”。

在实践过程中,他完成了手机无线快充芯片的一个模块,可以检测线圈两端的电压并解调获取有用的基频信号,同时实现异物检测功能,能有效减少充电器发热和能量损耗。谈及成功缘由,他说:“实验室偏向性能指标,企业偏向实际应用,两者正好互补。”

地芯引力不是个例。西电杭研院党委书记邓军表示,短短3年,该院已与企业成立25个联合攻关实验室,确立了工业互联网、汽车电子、集成电路、智慧医疗和先进信息系统等5大产业创新方向。目前,1200多名研究生中,已有300多人赴长三角百余家企业开展实习实践。

杭州奥创光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杭锴,在圈内有个外号“王牌猎头”。2018年,他联合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飞秒项目组负责人杨直博士,以及50多位科学家和研发人员在萧山经开区成立了奥创光子。到如今,让他引以为豪的是打造了一批国内外专家及工程化团队。“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将近50%的时间都用于发掘团队,并思考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和磨合程度。”

目前,奥创光子已成为信息港九期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园的首家“准独角兽”,总估值超10亿元。整个团队近200人,研发人员占比高达70%,其中不少人才蜚声国际先进激光行业,有来自加拿大的器件专家、来自立陶宛的光学工程师,还有德国通快中国区域销售负责人等。

为了让创新浪潮奔涌不息,转型的萧山经开区,求贤若渴;发展的萧山经开区,广纳英才。在萧山区委常委,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昌看来,自始至终都必须做好“引”“育”“留”三方面的人才工作:

其一,强化海外智力和青年才俊的引进,发挥市场配置作用,推行“市场化引才”“以才引才”模式;其二,发挥重点平台载体聚智引才效应,积极培育行业领军型高精尖人才,联合技能院校,加大技能人才引育力度;其三,提供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积极宣传人才政策,推介双创典型,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用“两只手”复刻更多奇迹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不少人誉为一个发展奇迹。

这家企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从2008年刚落户时1个亿左右的年产值发展到如今的50亿元,已被公认是萧山经开区产值最高的企业之一。季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杭可科技实现营收9.5亿元,同比增长19.30%;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4.50%。然而,鲜为人知的是,10多年前,这家企业曾由于效益太低差点腾退关停。

是什么让它实现逆势突围?“狠抓技术创新,加大科创投入。”杭可科技董事长曹骥道出其中真谛,他们一贯坚持技术主导,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22年度公司投入研发费用已超过2.07亿元,同比增长约58%,所涉及的研发项目几乎覆盖了当前所有锂电池产品。

前不久,第十五届深圳国际电池展开幕,超2500家国内外展商齐聚,集中展示全球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展会上,杭可科技携锂电池后端解决方案亮相,分外吸睛。

现在,要想复刻更多的“杭可奇迹”,政府该怎么办?

今年4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为萧山经开区指引了方向。会议明确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为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萧山经开区已经制定《科技型企业梯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知识产权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助推科技企业“长高长壮”。同时,以“企安心”数字化改革系统推进清廉开发区建设,切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按照年初誓师大会上所立的目标,萧山经开区今年全年规上企业研发支出总额要增长8%,创新载体、众创空间培育数量要突破3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新增省级以上隐形冠军3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

创新就像种子,有了优良的环境,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未来,如何才能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涌流?全看“两只手”。

其一,用好“看得见的手”,发挥政府在推动创新中的导向和支持作用。

萧山经开区需要继续制定一系列增强创新主体能力、促进创新产业发展、优化创新环境的政策措施,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搭建有效的政策平台和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就拿市北“兵团”来说,要更加充分发挥各类孵化器、加速器作用,在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上,下更大功夫。

其二,放开“看不见的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比如,健全鼓励创新成果交易、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规范交易秩序的系列制度,进一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以实现创新要素有效流动、降低行业准入门槛、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加快改变传统产业在萧山经开区区域经济体量中占比偏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