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的博物馆长啥样丨大河风物_新消息

今豫网言   2023-05-17 11:58:49

“到博物馆去”成为Z世代年轻群体的新生活方式。在河南逛博物馆,总有一些小美好让他们“来电”:洛阳博物馆设置了汉服专属更衣室,河南博物院将盲盒与考古碰撞出爆款,古墓博物馆玩起了新潮的沉浸式“剧本杀”,到郑州博物馆看新展可集齐四大文明古国纪念印章……

参观者在博物馆观展  图源:新华社


(资料图片)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借助文旅文创融合东风,掀起的“文博热”背后,最厚实的基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不断升级和对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自豪与追捧,彰显了Z世代年轻群体的文化自信。

关心文博的你不知是否发现,最近河南的博物馆大手笔频频,“小心思”不断。

一座城,一段史,数千年的历史在河南沉淀成俯拾皆是的历史文化遗存。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的大河文明展,汇集了来自意大利4家博物馆、国内14家收藏单位的203件/套珍贵文物,分为孕育、塑造、城与国、发展·共生四个部分,讲述大河孕育的璀璨文明。

“大河文明展”在郑州开展  图源见水印

这是四大流域文明在河南首次“牵手”,这是对于人类文明思考的一种自觉,被称为郑州博物馆2023年年度大展。展览开放的第三天,就吸引了2万人次观众。

如果说大河文明展的成功靠的是博物馆人对策展品质的极高要求,那么洛阳古墓博物馆的出圈,则是靠的“小心思”,是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人主动拥抱市场的一次完美的案例。

其实,洛阳古墓博物馆本身就自带热搜体质,毕竟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其面积之大、风格之别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类型及数量之多均属世界首位,是中国一大绝观。

洛阳古墓博物馆“上新”剧本杀  图源:河南日报

月前,洛阳古墓博物馆推出了《古墓探秘》系列剧本杀,让玩家可以夜宿博物馆,通过“复活”墓主人,一同修复时空回溯仪,回到现实中。夜宿博物馆玩剧本杀有多火?1688元一晚的价格,限额50人参加,刚开始卖就预订满了。

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教育都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从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院算起,中国近现代公共博物馆发展历史已近120年。

博物馆在展示方式上,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逐步成为保护文化遗产、夯实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在传播形式上,从庙堂之高走进大众生活,逐渐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文化自信的大课堂。

据统计,如今全国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6000家,历史类、自然类、科技类、综合类等应有尽有。目前,河南已有各类博物馆近400家,已经形成以河南博物院为龙头的“三足鼎立”体系。所谓“三足”,其一是河南博物院和各地市的综合类博物馆;其二是各类专题博物馆,例如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其三是非国有博物馆,例如大象陶瓷博物馆、郑州旭日青铜博物馆等。

河南博物院  图源:网络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空前“火热”,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一级馆均达到游客接待上限。这其中,Z世代的年轻人是主流,他们感性灵活又钟情探索,约上三两好友,打卡创意展览,“看展式社交”成为新时尚。

“文博热”给博物馆带来了新挑战,“倒逼”博物馆开启跨界融合,探索把传统展览和流行要素结合起来的新方式,用现代创意呈现历史文明,让文博有趣地走进当下。

河南是文物资源大省,地下埋藏着数不清的宝藏,接二连三的考古发现横空出世,一次又一次地改变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河南又是文博大省,一座又一座博物馆接连在中原大地上落地开花,共同构筑了文明历史发展的主题脉络。

市民在洛阳博物馆“夜场”活动中参观文物展品  图源:人民网

在这个被称为“文博人最好的时代”,河南文博堪称持续的“惊喜制造者”,汉服、热搜、剧本杀,古老的文博正干着最“潮”的事。

5月2日,刚刚开展的《往事越千年——曹操高陵历史文化展》冲上全国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第一名,仅五一假期,就有6万余人走进这里,只为一睹魏武遗风。距此十多公里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附近,殷墟遗址博物馆场馆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已转入内部装修和展陈相关工作,有望在今年10月底建成开馆。

除此之外,人们期待已久的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也有了眉目,“几”字形外观已经成形,登上观光平台,可俯瞰黄河郑州段主景观,还能与“大玉米”、双子塔同框合影。预计明年开放,届时将成为展示黄河地理、历史和治理的综合性博物馆,成为展示黄河历史文化的新地标。

郑州黄河国家博物馆效果图及现貌  图源:中建八局

河南的“博物馆列表”未来还在持续上新,如何让“文博热”不限于一时而长居“顶流”,如何借助3D裸眼文物、数字文物和展览、AR/VR全景沉浸式体验等各种应用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是Z世代博物馆的追求。

有些地区的博物馆建设从“圈地自萌”到“破圈爆款”,原先“藏”在博物馆深闺处的文创产品渐渐走出“旅游纪念品”的圈层,在讲好传统文化故事上迎来多点开花的阶段。那么,好的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

让文物“活”起来。“活起来”就要“降低身段”或“换面易容”,让古老的文物从玻璃展柜中、从墙上“走”下来,注入创意,让现代产业产生自我造血、文化溢价能力。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第一展厅中央陈列着一个大型的复原沙盘,展现着郑州3600年前的城市布局,仿佛是一扇打通历史的“时空门”,再现了动态的“郑州古八景”,让观众沉浸式回到3600年前的“郑州”。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内的郑州商代都城复原沙盘  图源:新华社

南京城墙博物馆也有个“新奇玩意”——朗诵亭。进入朗诵亭中,参观者可以选择接受来自南京城墙的“邀约”,说一说自己想对城墙说的话,谈一谈对南京城墙的感受,聊一聊自己与南京城墙之间的有趣故事。在屏幕上选择以后,便可戴上耳机进行录制,录制完成后的音频还能发布在南京城墙的官方账号上,与更多参观者进行互动。

让产品“趣”起来。从明信片、帆布包到如今的文创雪糕、考古盲盒、数字文创,文创产品越来越卷。教科书上的铜奔马,也叫“马踏飞燕”,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然而,在观赏“马踏飞燕”的照片时,人们会注意到——这只东汉铜奔马在大多数时候只有侧面照得以展现于人,而正面照则很少出现。原因就是“马踏飞燕”的正面照,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甘肃省博物馆的“丑萌”玩偶  图源见水印

2022年,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了一款“绿马玩偶”,将铜奔马的正脸做成了玩偶形象,果不其然,“滑稽”的反差萌,让“绿马”出道即巅峰,不到一年,“绿马”玩偶共售出了近10万件,可谓一马难求。

还有以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错银铜牛灯为设计灵感的文创产品“牛转乾坤”,“灯座装着水,灯芯烧出的烟通过灯柱传到水中,一部分烟尘被水过滤掉。”这一精妙的环保设计巧思,引得全球网友前去“种草”。

南京博物院“牛转乾坤”文创作品  图源:新华社

让传统“潮”起来。桌游、剧本杀是年轻人喜爱的游戏,如今,它们和博物馆走到了一起,成了博物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抓手。2022年,首款三星堆桌面考古解谜游戏《消失的金面具》问世,它融考古、历史、解谜于一体,让玩家能够在桌面考古发掘的同时,以推理解谜的手法,拨开数千年历史迷雾,发现古蜀之谜;长沙博物馆和湖南省茶叶博物馆联手推出《法门梦影》,故事以武宗灭佛为背景,一群现代学者因保护文物问题发生争执误触机关,穿越回唐武宗时代。

对90后、00后而言,“无拍照,不旅行”已成为一种常态。博物馆们之所以“圈粉”,除了丰富的馆藏文物,“氛围感”十足的各类特色展览,走出“旅游纪念品”圈层的爆款文创,其自身还需要借助数字技术的东风,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升级,具备“出片圣地”的特质、炼就自带“流量热搜”的体质,真正实现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你心中的Z世代博物馆是什么样子的?一起来评论区聊聊吧。